粽子的来历_粽子的来历和意义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粽子的来历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1.粽子的来历和寓意
2.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
粽子的来历和寓意
提到粽子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端午节,因为我是北方人,小时候吃到的粽子都是蜜枣馅的,后来发现原来粽子的种类非常多还有火腿的、五花肉的、八宝的等等。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聊一下粽子的产生。
说法一: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相信知道的人最多吧。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一心为了国家,但是楚王却听信建宁小人的谗言,让楚国陷于亡国的处境,屈原流放在外,对国家也是万念俱灰。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屈原含着对国家的前途的忧虑之情投入了汨罗江之中。世人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汨罗江中的鱼虾吃掉,就会在江中投放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是黍米做成的饭团。久而久之就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投放在江水中的食物是为了让死去的屈原吃的,但是由于鱼虾总是会抢食,所以百姓就把饭团用芦苇叶子把饭团包成菱角的形状,让鱼虾以为是菱角就不会抢食了。并且会划着龙舟撒粽子,这样鱼虾会以为粽子是龙王的,龙王总管这水界,这些鱼虾就更不敢抢食了。所以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不过这也只是关于粽子由来的说法之一而已,除了这种说法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
说法二:祭祀用品
虽然说纪念屈原的说法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也说明粽子应该是一种祭祀的用品。但是这种说法当中粽子的祭祀性质更加强一些。这种说法的时间要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加久远一些。而是说粽子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主要是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我国古人都讲究阴阳五行的说法,这就在粽子上体现出来了,粽子所用的原料古时候并不是糯米而是一种**的黍米,**属于阳。包粽子所用的粽子叶为绿色,属于阴。并且祭祀的用品主要包括五牲,即牛、羊、猪、犬、鸡,而粽子的包法非常像牛角,所以被当做祭祀的用品。
说法三:包烹
这种说法就不太具有传说和神话的性质了。包烹的说法由来也是非常久远,不过可以一说是最具有科学性的说法了。在远古时期,大约50万年以前,原始人的生活还没有锅、厨具这些物件,并且只是会简单的用火烧食物,这时候就出现了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入火中烧食的情况,烧熟之后将树叶剥去,食用。后来到了石器时代之后,人们已经可以把包裹树叶的食物放入石锅之中煮食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的雏形了。
虽然说关于粽子的说法很多,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证明粽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认真传承下去。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
包棕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关于包棕子的由来,较为流行
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278 年农历
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驾
着船把饭装到竹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
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
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
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
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此外,在我国云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端午节包粽子由来的另一种说
法。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傣族男女青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深深
相爱。可双方家长硬是不赞成这门亲事。五月端午这天,他们便一块跳进了
老丙大龙潭。为了纪念这对青年,每年五月五日,傣族人便聚集在元阳县乌
河湾坝老丙大龙潭边,让青年们自己选择理想的情人。青年男女围成圆圈,
唱歌跳舞。歌舞罢,小伙子将事先包好的粽子丢给看中的姑娘。如果姑娘对
小伙子有意,则拾起粽子。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绿树下,去倾诉衷情。
1、来历: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一“筒粽”的由来。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出现了,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2、寓意:
而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的,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承袭传统的表现。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社会再发展进步,粽子也跟上了社会的步伐,现在粽子有很多馅做成,有咸蛋黄的,还有肉的,还有蜜枣的。
再好吃的美食也不能多吃,尤其是孩子和老人。粽子中含有许多糖分,以及糯米,粘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
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粽子
好了,关于“粽子的来历”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粽子的来历”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