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5.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很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分格)、12个苹果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 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 ?两个 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 ,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 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 。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 。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

       师:嗯?你的 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 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 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 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 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 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可以用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白河县小双小学 夏正军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白河县小双小学 夏正军 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可以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 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通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老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 的分数单位是 。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 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 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

       生: ,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 ,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 ,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

       师:孩子们,今天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非常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后老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现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看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的人还看:

        1.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2.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3.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4.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5.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6.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教案# 导语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  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 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 含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 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 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由练习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对应的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4.师引导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

        (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些?

        学生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

        5.揭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出示运算定律表格)

        为了教学统一,可以规定学生用字母a、b、c来表示数字。

        先自主思考,再尝试表示。将答案写在教材第54页的表上。集体订正。

        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状,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面积=长?边长;周长=长?4。

        引导: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

        S= a?

        C=4a

        2.提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对平方的表示不理解)

        明确:S=a.a可以写成,a?表示2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 a?。

        出示:3?,b?,5?,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读作3的平方,表示2个3相乘,等于9;b?读作b平方,表示2个b乘;5?读作5的平方,表示2个5相乘,等于25。)

        出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你能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吗?

        引导学生先说出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再计算: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是S=a?,当a=6时,S=6=?6?6=36(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是C=4a,当a=6时,C=4?6=24(厘米)。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4题。

        先让学生分析信息,说一说?今天卖出多少个足球?怎么表示?(48+m)

        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第(2)、(3)小题,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此题有两个容易迷惑学生的地方:a? 6?及6?2、a?2。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平方?与?2倍?:a?表示2个a相乘,即a?a;2a表示2个a相加,即a+a。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归纳: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

        3.a?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n相乘。

        作业: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二第5第10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3]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4]会用字母去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

        [1]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感受 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 性以及简洁性。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 教学难点

        [1]能用含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体会字母的优越性

        [2]会用字母去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引入

        活动一

        我们校园里的好人好事真不少,看学校通知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投影出示)

        失物招领

        今有501班同学在学校操场上拾到一个粉红色钱包,里有n元钱,

        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2015年10月12日

        1.同学们猜一猜:钱包里有多少钱?能不能直接把多少钱写出来?

        2.失物招领中的钱用什么表示的?

        3.让学生讨论n可以表示哪些具体的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2 探究新知

        1.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

        (1)指名提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板书学生名字及年龄。( xxx 11岁)(具体情况而定)

        戴老师比xxx大20岁,你知道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吗?怎样计算? 想一想,当xxx 15岁时,戴老师的年龄该怎样计算?

        想一想,当xxx 以下岁数时,戴老师的年龄该怎样计算?发表,填表:

        (2)突出对比,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师:那么写了这么多,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吗?

        学生自主尝试,必要时提醒:如xxx的年龄用字母a来表示(板书a),

        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

        讨论思考,汇报总结

        板书:(a+20),

        你觉得这样表示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具体含义

        在这里a表示什么?a+20又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用a+20来表示戴老师的年龄呢? 通过提问: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a可以等于200吗?为什么?

        讨论出字母的取值问题,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数学的实际意义。

        (4)学会代入计算式子的值

        当a=12时,你会计算老师的年龄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5)练习:

        当a=13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a+20=( )+20=( )

        3 深入研究

        1、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

        (1)屏幕演示,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2?3=6(根)

        10?3=30(根)

        (3)归纳演示:

        如果三角形的个数用a来表示,那么小棒的根数双要怎么表示呢?

        为什么可以这么表示? (课件演示:a?3 )

        (4)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①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为?点?或者省略不写;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课件演示:a?3 = 3 a

        (5)再次深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具体含义

        这里的a又可以表示哪些数?这里的a可以是200吗?

        为什么前面表示年龄时,a+20的a不能为200,而这里的3 a中的a又可以是200了呢?

        引导学生知道字母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

        2、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师:到现在为止,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那你能把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吗?

        生回答师板书:a+b=b+a

        师: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生: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2)你能把其它的运算定律写一写吗?

        完成书本第54页上的表格。

        课件演示结果。

        书写提示: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其它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3)实践:小小审判官。(判断下列各式的写法是否正确)

        a?0.8写作a0.8 ( ) (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5?6写作56 ( ) (数与数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不写。)

        a+2写作2a ( ) (数与数相加时,加号不能省略不写。)

        a?b写作ab ( )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3、字母表示公式

        (1)师:这是什么图形啊?你知道它的周长和面积怎么算吗?

        生:正方形面积=边长 X 边长 正方形周长= 边长 X 4

        师:如果正形的边长用a 表示,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出它的面积和周长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面积可以用 S表示, 周长可以用C表示

        学生汇报结果: S = a X a C=4a

        总结: S = a X a 我们还可以写成 S = a2

        读作:a的平方 表示 2个a相乘

        学生齐读

        (2)练习:

        1、

        a = 3 cm

        S = a 2 =( ) X ( )=( )CM2

        你知道CM2是什么意思吗?

        C =4a=( ) X ( )= ( )CM

        2、你能用字母写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S=( )

        C=( )

        4、字母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例4

        一大杯果汁总共有1200克,倒了3小杯,如果每小杯的重量是X克,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大杯中还剩多少克的果汁吗?

        学生讨论思考

        交流汇报总结

        课件出示:三小杯重量是多少?3X 那剩下的呢? 1200-3X

        追问:这里的X又可以是哪些值呢?500可以吗?

        (2)课件出示例5

        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共要用几根小棒呢?

        学生讨论,思考

        课件出示:摆三角形用了几根?(3X) 摆正方形又用了几根呢?(4X)

        那一共用了几根啊? (3X+4X)

        你能把3X+4X写得再简单一点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3X+4X=(3+4)X=7X

        追问:为什么可以这么写?你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3)巩固练习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30减去A的差

        2、A的5倍与B的3倍的和

        3、40加上C的7倍的和

        4、T的9倍减去T的5倍的差

        课后小结

        师: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

        xxx a岁 戴老师a+20岁

        a个三角形 ax3根小棒

        任何一个数 a n

        字母可以表示 数量关系 a+20

        公式 S=ab C=4a

        运算定律 a+b=b+a

        字母还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小数乘整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续页)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2.05?6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道练习来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请大家迅速的将2.05?6在你的练习本上完成。

        (1)请一名同学汇报答案。

        (2)通过练习,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清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准备。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小数提供信息。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

        (4)指名学生口答,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汇报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请学生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课后小结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习题

        生: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o:p>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小数提供信息。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小数乘整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工具

        《小数乘整数》多媒体课件、其他必备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板书

        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来上新了,最新详细2021秋季人教版: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五(1)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根据本阶段孩子特点,循序渐进,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继续培养孩子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学期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部分内容。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初步的概率知识——可能性。通过操作与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4.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植树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植树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新鲜出炉,最新详细2021秋季人教版: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五(1)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根据本阶段孩子特点,循序渐进,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继续培养孩子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学期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部分内容。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初步的概率知识——可能性。通过操作与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 ?4.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植树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植树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完整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今天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