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阅读_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

       如果您有关于藤野先生阅读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1.《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参考

2.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8分)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

3.《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4.阅读《藤野先生》中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

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

6.课内文《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有吗?

藤野先生阅读_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

《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小题。(12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题1:第一段中经过二十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 )。 (2分)

        小题2:以上文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导和关心“我”学习的三件事:(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小题3:结合上下文,请从文中a、b、c三处中任选一处,指出语言描写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小题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其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小题1:a 处:体现先生认真负责; b处:治学严谨或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c处:求实的精神。

        小题1:“吃了一惊”是心里认为先生竟然给我这个弱国的学生添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很多错漏让先生很费神;“感激”是因为先生对我的关爱。

        小题1: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与精神对我的影响很深。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小题1:从每一件事中针对性地总结人物所反映出来的性格品质特征即可。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8分)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

       

       小题1:只不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 。 表达作者对留学生的失望之情?。(3分)

       小题1:(2分)①在上野赏樱花②学跳舞

       小题1:(2分)反语 ,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样?。

       小题1:(2分)寻求救国的真理和志趣在卖几本书?。

       小题1:(2分)起过渡作用,引出作者前往仙台学医和与藤野先生结识、相处的内容。

       

       小题1:了解作者到东京留学的背景,理解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情节的内容。

       小题1:了解反语修辞的特点,明确该修辞的表达作用。

       小题1:了解作者到东京留学的背景,理解作者救国救民的思想情怀。

       小题1: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小题1:如:他想说:“实在舍不得你走啊,再说,放弃医学也太可惜了。”不说是因为他尊重鲁迅自己的选择。

       小题2:从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可以看出: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鲁迅先生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小题3:“良心发现”指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讽刺的是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表达了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还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口吻,内容还应围绕“对学生的关心”来组织。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此处主要是总结藤野先生品质的可贵之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这里学生应理解本文的暗线,即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藤野先生》中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

        更多阅读答案尽在实用资料阅读答案专题。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

        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参考答案:

        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首先,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授爵。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3、文章开头对于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明?我?是持什么态度?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4、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看到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按理说,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

        5、本文记叙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并思考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可贵的求实精神。

        6、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土客死的地方。这两处作者牢记不忘,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

        《藤野先生》

        1、爱国青年:讽刺。指当时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2、?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的含义?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是激愤时的反语,揭露了他们荒唐的逻辑,表达了鲁迅先生极为愤慨的感情。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

        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划线的词语反映了什么?作者的情感?

        反映了中国民众麻木的精神状态,对此作者深表痛心和愤恨。

        4、?我?放弃学医并离开仙台的原因是什么?

        ?匿名信?事件和?看**?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他认为要改变中国国民的精神,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于是萌发了弃医从文的思想。

        5、?每当夜间疲倦?深恶痛疾的文字。?含义?作用?

        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政治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6、?呜呼,无法可想!?是针对什么情况而言的?作者为什么认为?无法可想?

        ?无法可想?是针对中国群众闲看枪毙犯人而言的,作者深切地认识到当时中国国民的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程度,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是很不容易的。

        7、如何写出?藤野先生的形象更高大了?

        正面描写藤野先生的语言、添改讲义的情形,直接表明他认真负责的精神。用?爱国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比反衬,藤野先生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8、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写了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别离,最后写离开仙台后的怀念。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9、?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前后句序能否调换?

        不能,添改讲义是分内事,改文法是分外事。原文是递进式表达,更能突出藤野先生工作极端认真负责。

        10、?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作者为什么?不安?、?感激?

        ?不安?是因为自己当时太不用功,讲义上的错误太多给先生添了那么多麻烦。?感激?是因为先生帮我认真添改讲义,给了我太多关心。

        11、读下面几段话,回答问题

        一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二他的性格?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

       1、(甲)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A: 日本所谓爱国青年(学生)

       B: 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2、(甲)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在医学院看**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弃医从文)。

       3、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A)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4、(乙)段中“那一回”指的是(在医学院看**时)。

       5、从(乙)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中国人非常愚昧、落后。学习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首先要改变人们的精神、思想状况。因此弃医从文。(意思对即可)

       6、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以(记叙)为主,(乙)段以(议论 )为主。

课内文《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有吗?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人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分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文章一开头就写目击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激起自己想“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着写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是此文的主体,着重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教育的深厚情谊,以及放弃学医的思想变化原因。这部分在写藤野先生之前,叙述了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所见以及在仙台医专所受的优待。最后“从离开仙台之后”到结尾,写出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以及藤野先生给鲁迅的激励和鞭策。鲁迅回国以后,之所以没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这是“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里透露了作者对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失望和不满,从而也觉得无法报答藤野先生对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期望,含蓄的笔调更加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接着写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我“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在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后,鲁迅先生更进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是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是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正因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乃是对中国人民的关心,所以鲁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颂“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如写作者满怀爱国激情寻求救国的道路,而“清国学生”则过着饱食终日、白天逛公园、晚上跳舞的无意义生活,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清国留学生”是中国人,对祖国的前途漠不关心,而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却热望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二者也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以学生会干事为代表的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仗势欺人,而藤野先生却毫无民族偏见,对弱国留学生热心教诲,关怀备至,形成了强烈对照。再有作者离乡背井,刻苦学习,寻求救国道路,日本仙台医专学生会干事造谣生事,损害国家荣誉,也形成强烈对照,这些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都有力地衬托了藤野先生的伟大性格和作者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思想。

        白描手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12—16题。(11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2.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13.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1分)

        14.“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6.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4分)

        参考答案:

        12. **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2分)

        13. 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2分)

        14. “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2分)

        15. 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16. 原因:在课堂上看**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评价: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7、鲁迅去仙台的途中谈及日暮里、水户这两处驿站,用意是 。

        8、“物以稀为贵”具体表现在

        9、“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

        10、本文段写在仙台受到优待,作用是 。

        11、本文段选自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 、 、 。

        12、本文段在全文内容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7、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8、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9、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10、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热情,正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11、《藤野先生》,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2、为全文奠定爱国主义的感情基调铺垫下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好了,关于“藤野先生阅读”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阅读”,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